【原文】初辭擬之,卒成之終,若夫雜物撰德,辯是與非,則非其中爻不備。噫,亦要存亡吉兇,則居可知矣。知者觀其彖辭,則思過半矣。
【譯文】對初爻文辭還只是猜測其含義,就倉促地確定最終的上爻意思,如果要從那些錯雜的事情中選取高尚完美的品德,用來分辨是非,那么沒有卦的中間各爻就不具備條件。不過,求取存亡吉兇,那么經過一段時間就能知道了。有智慧的人看卦的彖辭,就可以琢磨出卦的過半含義了。
注釋:“擬”揣度,猜測。《周禮·射人》:“行止而擬度焉?!?/span>
? ? ? “之”代詞。指代事物?!读凶印珕枴罚骸安偕咧衤勚?,懼其不已也,告之于帝。”
? ? ? “卒”同“猝”。倉促,急速?!稘h書·食貨志》:“行西逾隴卒。”。注:“倉卒也?!?/span>
? ? ? “成”定?!蹲髠鳌ぐЧ辍罚骸凹瘸芍\矣,盍及其未作也,先諸?”
? ? ? “若”假如?!蹲髠鳌べ夜辍罚骸肮尤舴磿x國,則何以報不谷?”
? ? ? “夫”那些。指示代詞。相當于那、那個、那些?!蹲髠鳌べ夜辍罚骸拔⒎蛉酥Σ患按??!?/span>
? ? ? “雜”錯雜,交錯?!赌印し枪ハ隆罚骸叭赵虏粫r,寒暑雜至。”
? ? ? “撰”選取。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:“群吏撰車徒,讀書契?!?/span>
? ? ? “德”高尚完美。《正韻》凡言德者,善美,正大,光明,純懿之稱也?!对娊洝ご笱拧访裰停檬擒驳隆?span style="font-size: 12pt; line-height: 150%; font-family: 宋體; background: white;">(純懿:高尚完美。)
? ? ? “辯”通“辨”。分別,分辨?!肚f子·逍遙游》:“定乎內外之分,辯乎榮辱之境。”
? ? ? “非”沒有?!盾髯印駥W》:“登高而招,臂非加長也,而見者遠。”
? ? ? “噫”同“抑”。表示轉折。《集韻》:“噫,語辭。通作抑。”
? ? ? “亦”湊足音節或舒緩語氣,無實義。《詩經·周南·臣工》:“亦又何求?”
? ? ? “要”求取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今之人修其天爵,以要人爵?!?/span>
? ? ? “居”經過,過了。用在表時間的詞之前,表示經過了多長時間?!坝许暋薄ⅰ熬弥薄ⅰ盁o何”等?!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罚骸熬泳弥?,孝景崩,武帝立?!?/span>
? ? ??“思”思考,琢磨。《論語·學而》: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”
聲明:本文系轉載,由趙庚白原創發布于新浪博客,轉載請聯系原作者。趙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