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履】六三 眇⑴能視,跛⑵能履,履虎尾,咥⑶人兇⑷,武⑸人為⑹于⑺大君⑻。
【譯】六三?
注釋: ⑴“眇”一目失明。陳壽《三國志·魏書·陳思王植傳》注引《魏略》“即使其兩目盲,尚當(dāng)與女,何況但眇?!?/span>
⑵“跛”瘸。因腿腳有毛病,行走不正?!墩f文》:“跛,行不正也?!?/span>
⑶“咥”咬。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:“今反欲咥我?!?/span>
⑷“兇”害怕,恐懼。《國語·晉語一》:“敵入而兇,救敗不暇,誰能退敵?”
⑸“武”繼承?!对娊?jīng)·大雅·下武》:“下武維周,世有哲王。”
⑹“為”參與。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》:“子曰:道不同不相為謀?!?/span>
⑺“于”引出動作、行為的時間、處所、對象、范圍和原因的介詞??勺g為: 在、向、到、從、對于、由于、在…中、在…方面(上、中)《后漢書·列女傳》:“捐金于野。”
⑻“大君”天子,君王。《文選·潘岳·藉田賦》:“大君戾止,言藉其農(nóng)。”
【履】六三 象曰 眇能視,不足⑴以⑵有⑶明⑷也。跛能履,不足以與⑸行⑹也。咥人之⑺兇,位⑻不⑼當(dāng)⑽也。武人為于大君,志⑾剛⑿也。
【譯】象“眇能視”是不能完全看得清楚;“跛能履”是不能完美地跟隨正常人一樣行走。猛虎會咬人大家都心存恐懼,這是官吏沒有承擔(dān)起防止虎患的責(zé)任?!袄^承這種在后邊小心驅(qū)趕猛虎做法的人可參與到天子身邊做事。”是他們的心里素質(zhì)能夠?qū)⒀孕?/span>掌握得恰到好處。
注釋: ⑴“足”充實;完備(完全;完美。);足夠?!赌印す敗罚骸皻⑺蛔??!?/span>
⑵“以”句中語氣詞。韓愈《賀冊尊號表》:“歡欣踴躍,以歌以舞?!?/span>
⑶“有”附著在動詞、名詞、形容詞前,相當(dāng)于詞綴,無實際意義?!盾髯印ぷh兵》:“舜伐有苗…湯代有夏。”
⑷“明”看得清楚?!盾髯印駥W(xué)》:“目不能兩視而明?!?/span>
⑸“與”跟隨。《國語·齊語》:“桓公知天下諸侯多與己也,故又大施忠焉。”
⑹“行”行走。《史記·五帝本紀(jì)》:“堯使舜入山林川澤,暴風(fēng)雷雨,舜行不迷?!?/span>
⑺“之”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稱,相當(dāng)于他、她、它、他們?!蹲髠鳌べ夜辍罚骸班嵣倘讼腋邔⑹杏谥?,遇之?!?/span>
⑻“位”官職。《論語·泰伯》:“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?!薄秶Z詞典》(“官職”其意三:①官吏的職位;②官吏的職責(zé);③官吏?!秴问洗呵铩む鞯馈罚骸傲畛鲇谥骺?,官職受而行之,日夜不休。”——《古代漢語詞典》)
⑼“不”副詞。沒有,無?!对娊?jīng)·邶風(fēng)·終風(fēng)》:“不不日有曀?!?/span>
⑽“當(dāng)”擔(dān)任,主持,擔(dān)當(dāng)(指承擔(dān)、擔(dān)負(fù)任務(wù)責(zé)任等。)。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“漢王之將獨(dú)韓信可屬大事,當(dāng)一面。”
⑾“志”志氣,意愿:心之所向,未表露出來的長遠(yuǎn)而大的打算?!秶Z·晉語》:“志,德義之府也。”
⑿“剛”表示事物正好達(dá)到某種程度,有“不多不少”的意思,相當(dāng)于“恰好”。如:水剛剩下一杯了。
聲明:本文系轉(zhuǎn)載,由趙庚白原創(chuàng)發(fā)布于新浪博客,轉(zhuǎn)載請聯(lián)系原作者。趙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
上一章節(jié)
下一章節(ji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