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無妄】六二 不⑴耕獲⑵,不菑⑶畬⑷,則⑸利⑹有⑺攸⑻往⑼。
【譯】六二?不同尋常地大力耕種與收獲,不同尋常地大量開荒治田,那么好處會一直存在到長遠的將來。
注釋:⑴“不”通“丕”大。《詩經·周頌·清廟》:“不顯不承,無射于人斯。”《管子·宙合》:“君臣各能其分,則國寧矣,故名之曰不德。”
? ? ? ⑵“獲”收割莊稼。《荀子·富國》:“今是土之生五谷也,人善治之,則畝數盆,一歲而再獲之。”
? ? ? ⑶“菑”zī開荒,開墾。《尚書·大誥》:“厥父菑,厥子乃弗肯播。”
? ? ? ⑷“畬”治田。《康熙字典》又《集韻》羊茹切,音豫。治田也。或書作畭。
? ? ? ⑸“則”連詞。表示承接關系。譯為:就,那么。《論語·為政》: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”
? ? ? ⑹“利”利益,好處。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鄙語曰:‘利令智昏。’”
? ? ? ⑺“有”有。與“無”相對,表示存在。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:“齊人有馮諼者,貧乏不能自存。”
? ? ? ⑻“攸”通“悠”。長、深、遠。《左傳·昭公十二年》:“南蒯之將判也,其鄉人或知之,過之而嘆,且言曰:‘恤恤乎,湫乎攸乎!’”
? ? ? ⑼“往”將來,以后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自今日以往,既盟之后,行者無保其力,居者無懼其罪。”
【無妄】六二 象曰 不耕獲,未⑴富⑵也。
【譯】象“不同尋常地擴大耕耘是適宜的行為。”是說將來財物會增多。
注釋:⑴“未”將來。《荀子·正論》:“凡刑人之本,禁暴惡惡,且征其未也。”
? ? ??⑵“富”財物多。《尚書·洪范》:“二曰富。”疏:“家豐財貨也。”
聲明:本文系轉載,由趙庚白原創發布于新浪博客,轉載請聯系原作者。趙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