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紫巖易傳〗十卷。宋張浚(1097—1164)撰??W值逻h,號紫巖,四川綿竹人?;兆跁r及進士第,建炎三年(1129)任知樞密院事,力主抗金,被任為川陜宣撫處置使。紹興四年(1134)再任樞密,次年為宰相。秦檜執政,遭排斥,宋金議和,浚連上五十疏反對,后完顏亮攻宋,得重新起用,封魏國公,率謚忠獻。此書取其自號為名,據其曾孫張獻之跋,張氏早年曾潛心于《易》學研究,并為之作《傳》,前后凡兩易其稿,紹興二十八年(1158)始由其曾孫獻之錄成定稿。一至九卷為正文,末卷為《讀易雜記》。凡其說解,頗為簡約,天道與人事并重,《四庫全書總目》稱其“凡說陰陽、動靜皆適于義理”?!峨s記》包括“乾坤說”、“論乾坤剛柔”、“論九六”等部分,說解多采劉牧,而論《河圖》、《洛書》尤其如此。是書雖非出名儒之手,但對于考證兩宋交替之際《易》學的發展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。有《四庫全書》本及《通志堂經解》本。
張浚(1097年8月11日~1164年8月28日夜 ),字德遠,世稱紫巖先生。漢州綿竹縣(今四川省綿竹市)人。北宋至南宋初年名臣、學者。
宋徽宗政和八年(1118年),張浚登進士第,歷樞密院編修官、侍御史等職。苗劉之變時,約呂頤浩、張俊、韓世忠等勤王復辟有功,除知樞密院事。建炎四年(1130年),提出經營川陜建議,出任川陜宣撫處置使。在川陜三年,雖于富平之戰中大敗,但他訓練新兵,任用劉子羽、趙開、吳玠等人,也使江淮也賴以安寧。后除同平章事兼知樞密院,都督諸路軍馬。部署沿江、兩淮諸軍防御,并謀求北伐?;次鬈娮兒笠糖罅T。秦檜及其黨羽當權時,謫居十余年。金帝完顏亮南侵時再獲起用,奉命督師北伐。雖初戰告捷,但因部下將領不和,于符離之戰大敗。旋即再相,視師淮上,積極部署抗金措施,不久又為主和派排去。
隆興二年(1164年)八月,張浚病逝,享年六十八歲,累贈太師,謚號“忠獻”。著有《紫巖易傳》等。近人輯有《張魏公集》。
紫巖易傳十卷,宋張浚撰。紫巖者,浚自號也。其曾孫獻之跋云:忠獻公潛心於易,嘗為之傳,前後兩著稿,親題第二稿云。此本改正處極多,紹興戊寅四月六日某書,始為定本矣。獻之嘗繕録之,附以讀易集說,通為十卷,藏之於家。據此,則集說一卷,似獻之所續附者。然考獻之是跋,在嘉定庚辰,而朱子作浚行狀,已稱有易解及集說共十卷,則獻之特繕録而已,未嘗編次也。其書立言醇粹,凡說隂陽動靜,皆適於義理之正,末一卷即所謂集說。胡一桂議其專主劉牧,今觀所論河圖,信然。朱子不取牧說,而作浚行狀,但稱尤深於易、春秋、論、孟,不言其易出於牧,殆諱之歟?
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?/strong>
【再次點?!浚簳簾o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10冊?經部04?易類
【本站地址】:https://yijing.taijidian.cn/2459.html
[清]刁包撰《易酌》書籍介紹 清刁包治《易》著作。十四卷。該書以北宋程頤《易傳》、南宋朱熹《周易本義》爲宗,注重闡發義理。雖亦言及“象數”,然主北宋陳搏、李之才...
周易參義十二卷。元梁寅撰。寅字孟敬,新喻(今屬江西)人。元末明初經學家。世業農,家貧。寅自力于學,淹貫百家。元末召集慶路儒學訓導,以親老辭。明初征召天下名儒修述...
陳祖念字修甫,連江人,生平不詳。但據其父陳策為明神宗萬歷(1573-1619)時造生來看,他大致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際,約與顧炎武、王船山同時代人。其撰寫《易用》六...
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: 程氏易傳 底本出處: 欽定四庫全書 作品別名: 周易程氏傳、伊川易傳 參校版本: 作者: 北宋程頤 初次點校: 未點校 創作年代...
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?【再次點?!浚簳簾o 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23冊?經部17?易類 (元末明初)趙采撰《周易程朱傳義折》介紹 〖周易程朱傳義折衷〗...
古籍簡介 《子夏易傳》,作者卜子夏?!蹲酉囊讉鳌芬粸槎恚粸槭痪?。舊本題卜子夏(前507一?)所撰。序:子夏姓卜名商,春秋末晉國溫(今河南溫縣)人,孔子的學...
〖周易窺余〗十五卷。宋鄭剛中(1088—1154)撰。剛中字亨仲,浙江金華人。紹興進士,官至禮部侍郎,依附秦檜,贊同割地求和,后出為川陜宣撫副使,謫居桂陽軍,又...
[元]保巴撰《周易原旨》點校說明 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點?!浚簳簾o 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22冊?經部16?易類 [元]保巴撰《周易原旨》四庫...
〖易精蘊大義〗十二卷。元解蒙撰。蒙字求我,《江西通志》誤作”來我”,江西吉水人,中天歷己巳(1329)年江西鄉試,與其兄子尚均以著《易》而名于世,兄書《周易義疑...
《御纂周易折中》簡介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凡二十三卷,此書共計23卷,正文22卷,卷首1卷,由清康熙皇帝下詔編纂、對近代易學影響深遠的易學大家李光地總裁修訂、四十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