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董楷撰。十四卷。《通志堂經解》本。此書將程頤《周易程氏傳》和朱熹《周易本義》合為一帙,并采輯程、朱論《易》之說別見他書者作為附錄,故題曰《傳義附錄》。《四庫全書提要》指出:董楷之學“出于陳器之,器之出于朱子,故其說《易》惟以洛、閩為宗。是編成于咸淳丙辰,合程子《傳》、朱子《本義》為一書,而采二子之遺說附錄其下,意在理數兼通。又引程、朱之語以羽翼程、朱,亦愈于逞臆鑿空,務求奇于舊說之外者。成書于咸淳丙寅(1266年)。合程頤《易傳》與朱熹《易本義》為一書,而次第依程書為準,割裂朱書附其次第。其說主數、理兼通。
宋董楷撰。楷字正叔,臺州臨海人。寶祐四年進士。官至吏部郎中。其學出於陳器之,器之出於朱子。故其說《易》,惟以洛、閩為宗。是編成於咸淳丙辰,合程子《傳》、朱子《本義》為一書,而采二子之遺說附錄其下,意在理數兼通。又引程、朱之語以羽翼程、朱,亦愈於逞臆鑿空,務求奇於舊說之外者。惟程子《傳》用王弼本,而朱子《本義》則用呂祖謙所定古本,楷以程子在前,遂割裂朱子之書,散附程《傳》之后。沿及明永樂中,胡廣等纂《周易大全》,亦仍其誤。至成矩專刻《本義》,亦用程《傳》之次序。鄉塾之士,遂不復知有古經,則楷肇其端也。然楷本以經文平書,而十翼之文則下一格書之,其《本義》無所附麗者則仿諸經疏文某句至某句之例,朱書其目以明之,猶為有別。今本經傳一例平書,而《本義》亦意為割綴,則愈失愈遠,又非楷所及料矣。
董楷,字正叔,臺州臨海人。寶祐四年進士。官至吏部郎中。其學出於陳器之,器之出於朱子。故其說《易》,惟以洛、閩為宗。
【資料錄入】:王玲玲
【初次點校】:訾翠芬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二十冊-經部十四易類
[唐]史徵撰《周易口訣義》簡介 〖周易口訣義〗六卷。唐史徵撰。史徵,生平不詳,據《崇文總目》載,知為河南人,《直齋書錄解題》考其為唐或五代人,朱彝尊《經義考》定...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 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23冊?經部17?易類 (元末明初)趙采撰《周易程朱傳義折》介紹 〖周易程朱傳義折衷〗...
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: 易經明道錄 底本出處: 開放文學網 作品別名: 無 參校版本: 無 作者: 中文電腦之父 朱邦復 初次點校: 未點校 創作年代:...
程迥,字可久,初家寧陵之沙隨,後徙餘姚,受經於嘉興聞人茂德,嚴陵喻樗。隆興元年舉進士,官德興縣丞,事跡具宋史儒林傳。宋史藝文志載,程迥著《古易占法》,《周易外編...
[清]傅恒奉敕撰《御纂周易述義》全文在線閱讀。[清]傅恒奉敕撰《周易述義》介紹 《御纂周易述義》簡介: 《御纂周易述義》於清乾隆二十年所撰,作者群包括了正總裁官...
[元]胡震撰《周易衍義》簡介 十六卷,元胡震著。其書將成,胡震去世,由其子胡光大纂集而成。排列次序為乾、坤二卦卦辭下接以《彖傳》,繼以釋《彖》的《文言》,后為《...
〖周易口義〗十二卷。北宋胡瑗(993—1059)口授,弟子倪天隱記述。瑗字翼之,學者稱安定先生,泰州海陵(今江蘇泰縣)人,受范仲淹推薦,由布衣官校書郎,歷官太常...
[明]胡廣等奉敕纂《周易傳義大全》介紹 〖周易大全〗二十四卷。明胡廣(1370—1418)等奉敕纂。胡廣字光大,號晃魔,江西吉水人。建文二年(1400)舉進士第...
[宋]趙彥肅撰《復齋易說》 [宋]趙彥肅撰《復齋易說》書籍介紹 六卷,宋趙彥肅著。趙彥肅號復齋,其書故名。大旨在依象數以求理, 言象數以六爻為主。以為先圣作...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07冊?經部01?易類 (清)惠棟《增補鄭氏周易》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新本鄭氏周易易類提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