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大易通解〗十五卷。清魏荔彤著。荔彤字念庭,河北柏鄉人。大學士裔介之子,官至江蘇常鎮道。是書乃其罷官后所作。其以為,畫卦與《河圖》《洛書》只能說其理相通,但不可穿鑿附會。又以為;乾一、兌二、離三、震四、巽五、坎六、艮七、坤八,非生卦之次序。其論爻,則兼變爻,謂占法二爻變者,以上爻為主;五爻變者,占不變爻;四爻變者,占二不變爻,仍以下爻為主,余占本爻與象辭。至論上經,首乾、坤,中間變之以泰、否,下經首咸、恒,中間交之損、益,尤得二篇之樞紐,頗有所見。然其不相信先儒"扶陽柳陰"之說,詳加論說,以為陰陽之中,皆有過不及,皆有中正和平;德有美兇,品皆有邪正,非"陽"一定是君子,"陰"一定是小人,陽、陰中皆有君子、小人;"陽"為美德則剛健,為兇德則暴戾,"陰"為美德則柔順,為兇德則奸□;陰、陽之君子俱當褒揚,小人俱應貶抑。陰、陽二者,一理一氣,調濟剛柔損益過不及,務如天地運化均平之時;此四圣人前民之用,贊化之心,而《易》所以作。其說甚辨,然觀于乾、坤之娠、復之初爻,實未審詳,可為異論。有《四庫全書》本,《四庫全書珍本》初集本。
[清]喬萊撰《喬氏易俟》 [清]喬萊撰《喬氏易俟》書籍介紹 清喬萊撰。十八卷。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清喬萊(1642—1694)撰。喬萊字石林,江蘇寶應人。康熙六年(...
〖古周易訂詁〗十六卷。明何楷撰。楷字玄子,福建漳州人。天啟五年(1625)進士,崇禎間遷工科給事中,唐王時為禮部尚書。博綜群書,尤邃于經學。著有《詩經世本古義》...
[清]翟均廉撰《周易章句證異》書籍介紹 〖周易章句證異〗十一卷。清翟均廉撰。均廉字春沚,浙江仁和人。乾隆三十年,(1765)舉人,官內閣中書舍人。是書取《周易》...
〖周易爻變義蘊〗四卷。元陳應潤撰。應潤,浙江天臺人,生平不得詳知,《黃華集》錄有此書序,記應潤字澤云,延□間由黃巖文學起為郡曹椽,數年后調明椽,至正乙西(134...
元代董真卿(生卒年不詳)解說《周易》的著作。15卷。以程、朱《易》說為主,匯集諸家之說,并附以自己的心得見解。全書包括4部分:①《經傳》,編次伏羲、文王、周公之...
[宋]沈該撰《易小傳》書籍介紹 《易小傳》共六卷,宋沈該著。此書以正體發明爻象之旨,以變體擬議變動之意,以求合于觀象玩辭,觀變玩占之義。其論占全用《春秋左氏傳》...
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約註》目録周易函書約註目録卷一【上經】:卦畫原始:【附易中冒道】 乾卷二【上經】:坤卷三【上經】:屯、蒙、需、訟、師、比、小畜、履。卷四...
《周易像象述》書籍介紹 〖周易像象述〗五卷。明吳桂森撰。吳桂森字叔美,江蘇無錫人。曾隨顧憲成、高攀龍講學于東林書院。又于萬歷三十八年(1610)從師錢一本學《易...
[清]張次仲撰《周易玩辭困學記》書籍介紹 〖周易玩辭困學記〗十五卷。明張次仲(1589—?)撰。次仲字元□,號侍軒,一號鈍庵,浙江海寧人。天啟元年(1621)舉...
清朝程廷祚撰。廷祚字綿莊,號青溪,上元人。是編因桐城方苞《緒論》,以六條編纂諸家之說。一曰正義,諸說當於《經》義者也。二曰辨正,訂異同也。三曰通論,謂所論在此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