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觀彖卷六
大學(xué)士李光地撰
下經(jīng)一
【原文】咸,亨,利貞,取女吉。
柔上剛下,情之交也。二體皆少,則其相與交感也,其情至專。又止而說,則感之正。男下女,則交之道。山上有澤,泉源下流,而滋潤上升,亦交相感通之象,所以為咸。感則能通,故咸有亨道。然感者情也,必正而固,則其情不流矣。故感道利在於貞,如取女然則吉。取女者,以理合,以情與,以義終焉者也。又咸貞之道,取女如是則吉。
【原文】彖曰:咸,感也。柔上而剛下,二氣感應(yīng)以相與,止而說,男下女,是以亨,利貞,取女吉也。
釋卦名辭與屯相似,蓋卦名兼此三義。又分而觀之,則柔上剛下,二氣感應(yīng)者,所以為亨也;止而說者,所以為貞也;男下女者,所以為取女吉也;止者,止於禮義也。
【原文】天地感而萬物化生,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觀其所感,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。
茍其理不相屬,則漠然無感。故觀其所感,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。
【原文】象曰:山上有澤,咸,君子以虛受人。
山上有澤,則復(fù)注而為澤矣。山虛,故能升澤之潤;澤虛,故能納山之流。
【原文】初六:咸其拇。
咸以人身取象,而初當(dāng)拇之位,隂柔有應(yīng),志在於動(dòng),咸拇之象也。不言吉兇者,與上六爻意同。
【原文】象曰:咸其拇,志在外也。
外,外卦也,指九四之應(yīng),與九五志末同。
【原文】六二:咸其腓,兇,居吉。
二當(dāng)腓位,而有中正之德,故兩發(fā)其義,以為咸其腓則兇矣。若安靜而順理,則吉而不害也。頤初九剛正,當(dāng)朶頤之位,而無居吉之辭。彼為動(dòng)主,而此艮體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雖兇居吉,順不害也。
【原文】九三:咸其股,執(zhí)其隨,往吝。
《程傳》以為隨上,《本義》以為隨二。愚謂凡言隨者,皆以後隨前,以下隨上,而相比邇之謂。以隨卦之義及艮二之辭推之可知,蓋謂隨四也。自三以下為下體,自四以上為上體,下體必隨上體而動(dòng),不能自主也。隨人以動(dòng)而不能自主,吝之道也。腓兇而股止於吝者,三居下之上,可以動(dòng)矣,不應(yīng)內(nèi)無所主,隨人而動(dòng)爾。
【原文】象曰:咸其股,亦不處也,志在隨人,所執(zhí)下也。
隨人亦未害,惟志在隨人,則所執(zhí)者卑下矣。
【原文】九四:貞吉,悔亡,憧憧往來,朋從爾思。
三陽居中,而九四又居三陽之中,心之象也。且自下而上,正當(dāng)心位,故因之而明感應(yīng)之理。人心之用,感應(yīng)而已,故不言咸其心,以別於諸爻也。人心之用,守其正而固焉,則有以極感應(yīng)之善,而無愧怍悔恨之累,此所以吉而悔亡也。憧憧,煩擾之意。往來,即感應(yīng)也。憧憧往來,非往來憧憧然之謂,言其憧憧然用意於往來之間也。往來自不可無,但加以私意思慮計(jì)度,則為憧憧矣。朋從爾思,不獨(dú)專而不咸而已。朋黨則害於大公,偏私則失於正理,其為害也大矣。
【原文】象曰:貞吉悔亡,未感害也;憧憧往來,未光大也。
未感害,非憧憧也;未光大,謂朋從也。
【原文】九五:咸其脢,無悔。
上六隂柔說主,而五比近之,當(dāng)感之時(shí),志為之動(dòng)。凡兌居上體者,五上多有相說之情,隨、咸、夬、兌皆是也。然五有剛中正之德,又其位背也,不受物感,故為咸其脢之象,而其占可以無悔。
【原文】象曰:咸其脢,志末也。
凡卦上為末,末指上六也。與上六相比而志為之動(dòng),故必如脢之與心相背,不受物感而後無悔也。
【原文】上六:咸其輔頰舌。
隂柔當(dāng)口之位,故其象如此。
【原文】象曰:咸其輔頰舌,滕口說也。
【點(diǎn)校底本】:文淵閣《欽定四庫全書》
【資料錄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點(diǎn)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(diǎn)校】:暫無
【負(fù)責(zé)版主】:待申請(qǐng)
【資料來源】:國學(xué)迷http://www.guoxuemi.com/siku/119642epyx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