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《周易集解》又名《孫氏周易集解》
依據版本:粵雅堂叢書
作者:清.孫星衍
此書成于嘉慶三年(1798)。自序稱,自王弼以老莊之學注《易》,古學失傳;自唐用王弼注本作《正義》,而古注散伙,鄭玄《易》學遂微。唐代李鼎祚集子夏以下傳注.名曰 《周易集解》。而漢魏易說,時時見于古書傳注以及史微《周易口訣義》中。因以李氏《周易集解》合于王弼注本,又采集書傳所載馬融、鄭康成諸人之注,及《周易口訣義》中古注,附于具后。凡《說文》、《釋文》所引經文,異字異音,附見本文,命曰《周易集解》。務使漢人師說,不致淹沒。書中稱“解”者,指李鼎祚所輯;稱“注”者,指王弼所注,稱“集解”者,則出于個人自采。對于魏伯陽《參同契》、偽關朗《易傳》、宋陳搏所集偽《子華子》戴九履一,河圖之學-先天太極之說,皆不采取。以為來人言《易》,繁而寡要;稱楊惠棟所作《周易述》、《易例》,《易漢學》諸書,實出于唐宋諸儒之上。
唐李鼎祚撰有《周易集解》一書,收錄漢魏三十幾位易學大家的注解,不只保留了漢易的大略,也是研究漢易不可或缺的重要典籍。
孫星衍則在李鼎祚的基礎上另撰《周易集解》,原書將其所收錄的注解與李鼎祚集解和王弼注并列。本電子書所收錄的粵雅堂叢書本則只擷取孫星衍自己的集解,另成一書,名《孫氏周易集解》。因此,若欲觀原書,只需將此本和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以及王弼注合在一起即可。
孫星衍字淵如,號季逑,陽湖人,乾隆五十二年進士第二名。跋云:「既壯,折節讀書,習篆籀古文聲音訓故之學?!瓜壬彩乔宕貢摇⒔鹗?,精經史及文字訓詁之學。
注:缺失以下內容:附錄一 孫氏傳略
附錄二 著錄版本
附錄三 提要序跋
附錄四 孫氏易學考辨
點校信息 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?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 【點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淵閣)第30冊?經部24?易類 本書介紹 明代崔銑研究《周易》的著作。共5卷。...
底本:文淵閣《四庫全書》第35冊?經部29?易類《易象正》·十六卷(福建巡撫采進本)明黃道周撰。道周字幼元,一字螭若,漳浦人。天啟壬戌進士。崇禎中官至少詹事。明...
[清]張英著《易經衷論》書籍介紹 〖易經衷論〗二卷。清張英(1637-1708)著。英字敦復,江南桐城(今屬安徽)人??滴踹M士,十六年設南書房,他首中入選,一時...
本書轉自趙庚白先生發布于新浪博客的一部份注解,其中64卦部份,自下經開始有所不全,且未能與趙先生取得聯系.如果想閱讀原版還請移步至趙先生博客.以下為趙先生對《直...
〖周易窺余〗十五卷。宋鄭剛中(1088—1154)撰。剛中字亨仲,浙江金華人。紹興進士,官至禮部侍郎,依附秦檜,贊同割地求和,后出為川陜宣撫副使,謫居桂陽軍,又...
〖易精蘊大義〗十二卷。元解蒙撰。蒙字求我,《江西通志》誤作”來我”,江西吉水人,中天歷己巳(1329)年江西鄉試,與其兄子尚均以著《易》而名于世,兄書《周易義疑...
[清]翟均廉撰《周易章句證異》書籍介紹 〖周易章句證異〗十一卷。清翟均廉撰。均廉字春沚,浙江仁和人。乾隆三十年,(1765)舉人,官內閣中書舍人。是書取《周易》...
清)惠棟撰《周易述》介紹〖周易述〗二十三卷。清惠棟(1697—1758)撰。惠氏為清初《易》漢學的代表人物,治經墨守漢儒成說,崇古文經學,以為“凡古必真,凡漢必...
[元]吳澄撰《易纂言》 [元]吳澄撰《易纂言》書籍介紹 〖易纂言〗十卷。元吳澄(1249-1333)撰。澄字幼清,號草廬,江西崇仁人,南宋咸淳末舉進士不第。入元...
《周易辯錄》書籍介紹 〖周易辯錄〗四卷。明楊爵(1493—1549)撰。楊爵字伯珍,一字伯修,號解山。陜西富平人。喜靖八年(1529)進士,授行人。歷官山東道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