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《象傳》,是言君子觀大過之象,以自純其無憂懼之心也。澤滅木,謂木在澤下也。
孔子釋大過象曰:澤本可以潤(rùn)木,乃至浸滅乎木,澤水之大過也,故為大過之象。君子體之,而有大過人之行焉。彼獨(dú)立而人不我輔,人多懼心。君子當(dāng)為則為,雖一國(guó)非之而不顧,天下非之而不顧,又何懼焉!不懼則過人矣。遯世而人不我知,人多悶心,君子以道自樂,不以非分之富貴易我不去之貧賤,又何悶焉!無悶則過人矣。此非見之甚真,守之甚定,學(xué)術(shù)操守,卓絶乎人者不能。君子之異於人若此。昔人謂:「獨(dú)立不懼,巽木之象,周公以之。遯世無悶,兌悅之象,顔子以之。」然周公顔子,非強(qiáng)致而然。周公之處常也,夔夔然存恭敬之心;故遇變也,幾幾然無禍患之慮。惟其知懼,而後能不懼也。顔子之居心也,不以簞瓢改其樂,故處遇也不以屢空動(dòng)其中。惟其樂天,而後能無悶也。是以君子不治境而治心,不求世而求己。
上一章節(jié)
[南宋]蔡淵-第28卦?大過?象傳詳解
下一章節(jié)
[清]傅恒-第28卦?大過?象傳詳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