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41冊?經部35?易類
【臣】等謹案:推易始末四卷。
國朝毛奇齡撰。奇齡既述其兄之說作仲氏易,復取漢、唐、宋以來言易之及于卦變者,別加綜核,以為是書。其名推易,蓋本繫辭傳剛柔相推一語,仍仲氏易移易義也。大旨謂朱子本義雖載卦變圖於卷首,而止以為孔子之易,未著其為文、周之易,因上稽干寶、荀爽、虞翻諸家,凡有卦變、卦綜之說,與宋以後相生、反對諸圖,具列于卷,而以推易折衷之,圖系于後。朱子謂卦變乃易中之一義,而奇齡則以為演畫繫辭之本旨。易義廣大,觸類旁通,見智見仁,各明一理,亦足與所撰仲氏易互相發明也。
毛奇齡(1623年-1716年),原名甡,又名初晴,字大可,又字于一、齊于,號秋晴,又號初晴、晚晴等,浙江紹興府蕭山縣(今杭州市蕭山區)人。以郡望西河,學者稱“西河先生”。清初經學家、文學家。
明末諸生,清初參與抗清軍事,流亡多年始出。康熙時薦舉博學鴻詞科,授檢討,充明史館纂修官。尋假歸不復出。治經史及音韻學,著述極富。所著《西河合集》分經集、史集、文集、雜著,共四百余卷。
毛奇齡與兄毛萬齡并稱為“江東二毛”;與毛先舒、毛際可齊名,時稱“浙中三毛,文中三豪”。“揚州八怪”中的金農及陳撰均為其徒弟。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47冊?經部41?易類(清)惠士奇撰《惠氏易說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《惠氏易說》六卷:國朝惠...
作者:三國魏.王弼作;唐.邢璹注,陸德明音義說明:王弼《周易注》是易學中的經典,王弼雖然只有短短24歲的生命,但他的老子及周易注卻都成了不朽的傳世之作。王弼易注...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41冊?經部35?易類 (清)毛奇齡撰《推易始末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推易始末四卷。國朝毛奇...
【臣】等謹案《讀易舉要》四卷,宋俞琰撰。是書文淵閣書目、焦竑經籍志、朱睦?授經圖皆著於録,然外間傳本殊稀,故朱彝尊經義考亦云未見。今惟永樂大典尚散見于各韻之中,...
清黃宗羲所著《易學象數論》可以說是研究象數易學的經典之著,不只對兩漢以來象數易學的義理多所整理與闡述,也廓清宋明儒者的諸多見解。四庫全書本提要中引梨州先生於南雷...
(清)王夫之撰《周易稗疏》?附《攷異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39冊?經部33?易類 (清)王夫之撰《周易稗疏》提...
(明)倪元璐撰《兒易外儀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35冊?經部29?易類倪元璐(1594年1月7日-1644年4月...
[清]王宏撰《周易筮述》書籍介紹 《周易筮述》清王宏撰撰。八卷。《四庫全書》本。王氏因朱熹曾謂“《易》本卜筮之書”,故作此編,以述其義。《四庫全書提要》指出:“...
(清)惠棟撰《易例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第52冊?經部46?易類(清)惠棟撰《易例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《易例》二卷。國朝惠棟撰。棟...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20冊?經部14?易類朱元昇字日華,南宋知名易學家。其易學祖述邵雍及劉牧,主要以河圖、洛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