於卦變?yōu)殡x重乾,於爻變?yōu)橐魂涁场X?初五互易而變六五為主,衆(zhòng)陽之情皆繫於五。二以任重為應(yīng),三以富實為應(yīng),四以自抑為應(yīng)。初在下,無交而不能應(yīng)上,為天之象,故曰上下應(yīng)。
【原文】象曰:火在天上,大有。君子以遏惡揚善,順天休命。
離為日,乾為天,晉為日升,明夷為日入,大有為日中。日麗中天,允謂大明,猶卦之大其所有也。惡者遏,使之勿長;善者揚,使之益勸。勸善止惡,天命之至美也。君子盛德大業(yè),光天之下,照遠(yuǎn)燭幽,遏惡揚善,以仰承天意,此文明極盛之功也。
大有,元亨。
凡卦一隂而五陽,一陽而五隂者,必宗于一。今隂居五,君位也,而五陽來宗,凡衆(zhòng)陽所有,我皆有之,猶豫之言大有得也,故卦名大有。
一隂而大有如此,有元亨之道焉。元亨,大亨也。卦辭自元亨外,他無戒勉之語,所以極稱其盛大也。大有,同人之反,皆一隂為主。同人柔得臣位,故必同乎君。大有柔得尊位,故可有乎人。諸卦之反,大概如此。
彖曰:大有,柔得尊位大中,而上下應(yīng)之,曰大有。其德剛健而文明,應(yīng)乎天而時行,是以元亨。
隂本在初,今進至五,故曰得。五為君位,故曰尊位。二為時中,臣位也。五為大中,君位也。一隂居五,上下五陽,翕然應(yīng)之,故曰大有。乾為剛健,離為文明。內(nèi)秉剛健,外著文明,以柔居尊,應(yīng)乎乾天,與時而行,此所以致元亨也。時行者,五陽羣居,未有統(tǒng)一,隂當(dāng)此時,進居君位,使羣陽皆有所宗繫,蓋時所當(dāng)行,而非僭也。
初九:無交害,匪咎,艱則無咎。
交者,隂陽交應(yīng)也。初不與四為無交,匪咎。非咎也,艱不敢肆易也。
應(yīng)則交,交則有害。此卦四陽皆宗乎五,惟初不然,雖無交而亦無害,非初之罪也。然當(dāng)上下皆應(yīng)之時,已獨不能,固曰居位使然,猶當(dāng)艱畏自持,歉然有不克奉上之懼,乃可免禍。宗周之覆,豈 婦之咎?至於憂不卹緯者,艱畏也。若自以為咎不在我,而侈然怠肆,則咎將生矣。無交害,匪咎,言爻之義。艱則無咎,言處爻之道。凡爻皆然。
【原文】象曰:大有初九,無交害也。
聖人繫爻,凡明善惡,辨吉兇,皆主之以時,別之以位,而後錯綜以辭。其包義析理,纎悉不茍,不惟卦卦義殊,亦爻爻理異,不可易位而論。此爻之象辭,但舉卦之名、爻之別,就釋以爻之辭,而他不立一語,似若無所?明。然其為三百八十四爻之例,則甚明且辯。曰大有則其時,曰初九則其位,時位若此,是以無交害也。聖人以爻義已明,故於此特?諸爻之例。
九二:大車以載,有攸往,無咎。
大車之象。車,行器也。大車則任重之象。
引重致遠(yuǎn),非大車不可;任重道遠(yuǎn),非陽德不能。六五居尊,衆(zhòng)陽各隨其位以應(yīng)之。九二以剛處中,得臣位之正,力量博碩,足以負(fù)荷天下之重,功烈亦云盛矣。然身佩安危者,凡經(jīng)國子民之事,知無不行,行無不力,然後四海乂寧,一人可端拱無為於上。故大車以載,必有攸往,乃可無咎。不然,據(jù)權(quán)自尊,恣睢坐視而不之為,斯固後世盜權(quán)賣國之臣,求無咎得乎?
【原文】象曰:大車以載,積中不敗也。
大有之時,雖上下皆應(yīng),然任天下之重者,惟二而已。九二居乾之中,初與三皆陽,所積者厚,故大車載物,雖重而不敗。使非積中而冒然任重,必有破轅折軸之虞矣。
九三:公用亨于天子,小人弗克。
三為下卦之高位,公之象。說文亨,獻也,引孝經(jīng)祭則鬼神亨之。尚書亨多儀,轅更反。又篆文作,近於亨,故後世有享亨兩字,其義則訓(xùn)通,亦訓(xùn)獻,於此爻其義皆通。天子,六五也。小人,三不中也。聖人亨以享上帝,字亦作亨,蓋古書通用云。左傳作享,謂王饗之。三位高而九富實,六五虛懷在上,九三能以其所有上通於天子,則無咎。彼小人居之,謂六五隂虛而柔弱,乃自恃其富強,不復(fù)知有享上之義,是小人則弗克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公用亨于天子,小人害也。
爻止言弗克,而釋云:害,謂不仁而在高位,不惟不知享上,且將桀驁難制而為害。
九四:匪其彭,無咎。
【彭,步郎反】。
匪,非也。詩大明:駟騵彭彭。強盛貌。
九四近在君側(cè),乃有威權(quán)之近臣,自貶其強盛,以崇君父,故無咎。霍光驂乘,人主若背負(fù) 刺,卒致滅宗之禍,不可專咎孝宣之少恩。
【原文】象曰:匪其彭,無咎,明辨皙也。
【晢,章舌反】。
四之自抑而尊君者,以能明辨君臣之分,強弱之勢,故得謂之晢也。讀如知人則哲之哲。
六五:厥孚交如,威如,吉。
孚,隂陽胥信也。交如者,志交而分,不交如交者也。威如者,如有威而非猛,所謂道德之威。
六五謙虛無我,與羣下交孚,雖不事威嚴(yán),以柔道治之,而下皆歸奉,善於隨時馭下,宜其吉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厥孚交如,信以發(fā)志也;威如之吉,易而無備也。
同人以正通天下之志,大有以信?天下之志。應(yīng)六五者,雖衆(zhòng)陽之志,而五又有以?之,然後衆(zhòng)志調(diào)一。夫?qū)堃滋挂模怂褂H愛。事邊幅、峻城府者,疑忌之招也。故豁達(dá)大度而韓信服,推赤心置人腹中而羣盜降。彼剛明不足,而下有強臣,不能推誠胥與,乃過為猜嫌,立威嚴(yán)備以求勝,其高貴常道之流歟!
上九:自天祐之,吉,無不利。
九,陽也,在五之上,為天之象。如大傳所釋,又為賢之象。五以下諸爻下應(yīng)也,為人助之;五以上一爻上應(yīng)也,為天祐之。天祐人助,宜六五吉無不利,斯其所以為大有歟!
【原文】象曰:大有上吉,自天祐也。
大有之上所以吉者,祐自天也。蓋特?此以明上為天之象,此爻之《本義》也。若旁通其理,如大傳曰:祐者,助也。天之所助者,順也。此釋六五柔順。人之所助者,信也。此釋厥孚交如,履信思乎順。又以尚賢也,則又以上為師傅之賢。蓋陽在隂上,其象為天;賢在君上,其象為師傅。